Tech星球独家获悉,字节首个AI医疗助手独立App“小荷AI医生”已于近日上线,从产品定位看,这是一个健康管家,能够实现
Tech星球实测发现,通过手机注册登录“小荷AI医生”后,会直接进入到对话界面,使用模式类似于市面上的AI助手,用户可以向其询问相关的医疗健康问题,小荷AI医生会在思考后做出回复。
小荷AI医生最主要的功能之一就是健康咨询,覆盖疾病自查、用药参考、健康建议等众多场景,同时会主动收集用户提供的关键信息(如症状持续时间、过敏AG真人网站史等)。
譬如,输入“荨麻疹复发,能吃氯雷他定片吗”,小荷AI医生并不继续提出建议,而是会让患者上传诊断报告,并进行分析,紧接着,会对患者提出的用药问题做出建议。为了进一步给出合适建议,小荷AI医生会让患者拍摄病灶的图片,通过AI判断荨麻疹的严重程度,再结合诊断报告中的既往病史、过敏史等信息,综合评估后给出更具针对性的用药建议。
这种“先求证、再建议”的逻辑,实际上,与线下医生“看报告+视诊”的诊疗流程高度贴合。
除了常规的健康咨询外,小荷AI医生也能对诊断报告进行解读。血常规、尿常规、肝功能等化验单一键拍照上传,快速解析指标异常含义,结合检查结果给出个性化分析。
譬如,上传一张血常规的报告单,大概10秒的分析时间,小荷AI医生就会得出患者可能有炎症的结论,并对严重程度做出评估,最后给出健康建议以及后续的检查建议。
而且,小荷AI医生也支持药品信息查询,通过拍摄带有药品名称的药盒图片,能够获得完整的药效说明。
小荷AI医生的优势有三个方面。据官方透露,其AI模型融合临床指南与前沿研究成果,结论经多轮医学验证;此外,用户数据加密存储,守护您的健康隐私;最后是极简界面设计,拍照-上传-获取结果,3步完成专业解读。
值得注意的是,在AI医疗领域有所动作的不仅仅是字节,AI浪潮席卷之下,医疗健康领域成为大厂们竞相角逐的新战场。
不久前,蚂蚁集团也推出了AI健康助手App“AQ”,同样能为用户提供各类咨询、图片解读(报告、病例、处方、药盒),不过功能上相比更加丰富,还可以为个人和家庭健康档案及各类医疗健康服务,如预约挂号、云陪诊等。
6月,京东旗下的“AI京医”对健康管理服务全链路进行升级,其技术底座来自京东健康自研的“京医千询”医疗大模型。在升级后的“AI京医”中,AI医生“大为”、AI营养师“小晶”、AI药师“小方”、AI心理咨询师“小语”等智能体完成了从场景能力到应用体验的升级。
官方数据上看,“AI京医”多专业角色智能体自2025年1月上线以来,至今累计服务用户数已超5000万,覆盖看病买药的各个流程和场景。
腾讯、百度、美团等大厂,也纷纷布局AI医疗赛道。今年5月,腾讯健康在公布了以混元大模型为底座的全新AI智能体——“健康管理助手”;百度则推出百度灵医大模型,并上线开放平台;美团买药推出健康助手功能。
大厂的野心显然不止于C端产品,在公众视线之外,AI医疗的技术布局已延伸至更核心的医疗领域。如腾讯、字节均在癌症早筛与检测技术、AI制药等领域有所行动。
众多AI医疗助手产品的上线和技术爆发的背后,离不开旺盛的需求和规模庞大的市场。
需求上,一方面是公众对便捷获取健康知识、解读医疗报告的需求日益增长;另一方面,优质医疗资源集中在头部医院,基层医生面临知识更新慢、诊疗压力大的困境。而AI工具恰好满足了用户的这方面需求。
字节、蚂蚁、京东、腾讯、百度、美团等大厂掀起的技术竞速,背后是对百亿级健康市场的集体押注。据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的数据显示,2019-2024年,中国AI医疗器械行业发展迅速,市场规模由1.25亿元增加至96.41亿元,年复合增速高达138.47%,预计2025年中国AI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将达到242.3亿元。
Tech星球独家获悉,BOSS直聘的多支业务团队对部分AI细分赛道进行试水,并研发相应的AI产品,推出了爪爪知道、FanDAG真人网站a、男生听劝等微信小程序产品,涉足宠物、穿搭、约饭社交等领域。
爪爪知道是一个AI宠物产品,可以创建并领养一个AI宠物,类似QQ宠物的养成类小游戏。除了基础的对话外,用户还可以看到宠物动态以及每日运势,也能与其完成每日挑战,包括洗澡、吃饭等操作。
FanDa则是定位专注于为年轻人提供高效便捷的搭子匹配、社交互动、个性化约会规划的AI社交平台。
用户使用前需要开启定位权限。当输入“我想找个饭搭子”、“我想找个人聊聊”等话术后,就能快速锁定同频的人,系统会推荐最近的用户,并与之交谈。
“男生听劝”则定位的是“你的AI穿搭女友”。内置不同性格的AI女友,会点评用户上传的穿搭照片,根据上传的照片和穿衣需求,结合约会/面试/聚会等场景,推荐适合的衣服、裤子、鞋子,还可以将选中的搭配直接穿到用户的照片上。
在竞争激烈的互联网行业,拓展业务边界、寻找新的增长点是企业保持竞争力的关键。AI技术的发展为各行各业带来了变革机遇,BOSS直聘也不例外。
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电话会上,BOSS直聘管理层介绍,结合自主研发的首个招聘行业垂类大语言模型“南北阁”以及 DeepSeek - R1 的部署,公司推出了包括 AI 助手在内的一系列针对求职和招聘者的AI产品和服务。
通过拓展到AI生活、社交领域,能够扩大用户群体,寻找主营业务外的增长机会。
从用户需求角度而言,当下年轻人对个性化生活、社交服务需求旺盛。比如,FanDa解决了年轻人寻找搭子困难的痛点,“男生听劝”满足了男性对穿搭指导的需求,通过推出符合年轻人兴趣的AI产品。
不过,宠物养成、搭子社交与招聘主业的关联度较弱,若无法打通清晰的用户转化路径,这些小程序可能沦为“孤立产品”,难以反哺核心业务,反而消耗技术与资金资源。
而且,从产品角度看,AI宠物、搭子匹配等功能的用户粘性往往建立在短期兴趣上,若缺乏持续创新,很可能重蹈此前一些AI社交产品“昙花一现”的覆辙。
对BOSS直聘而言,如何让跨界AI产品从“试水”变成“护城河”,无疑是一场硬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