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鲜蔬果、肉蛋奶等易因水淹、断电或运输中断而无法获得或快速腐烂。大家往往只能依赖救援食品(如方便面、饼干)或耐储存但种类单一的食物(如米、面)。导致维生素、矿物质、优质蛋白和膳食纤维摄入严重不足。被洪水接触的蔬果、来源不明的肉类、断电冰箱内食物易受污染,为避免食源性疾病,不得不放弃许多有营养但存在安全隐患的食物。缺乏安全水、燃料和炊具,仅能简单加热或吃冷食、即食食品,影响食物消化吸收。另外,灾害期间常依赖高盐高油的加工食品,营养价值不高。
PART 04 “特殊难”:特殊人群需求难满足婴幼儿、孕妇、哺乳期妇女、老年人、慢性病患者(如糖尿病、高血压等)对营养有更高需求,特定食物的短缺可能导致婴幼儿发育不良、孕妇营养缺乏、慢性病患者病情恶化等后果。PART 05 “消耗大”:身心压力加剧营养失衡灾害带来的劳累、紧张、焦虑、睡眠不足,显著增加身体对能量和营养素的需求,易引发免疫力下降、体力不支、情绪低落等问题。
1、优先储备密封完好、无需冷藏、开袋即食或只需热水冲泡的食物。例如:各种罐头(鱼类、肉类、豆类、蔬菜、水果,优选低盐低糖款)、真空包装杂粮粥/八宝粥、能量棒、压缩饼干、独立小包装坚果、盒装/罐装牛奶、奶粉等。
2、储备足量真空包装或密封性极好的大米、面粉、小米、燕麦片、干豆类(红豆、绿豆),相对耐放且便于简单烹煮。
1、每餐尽量包含主食(提供能量) + 蛋白质。例如:即食燕麦粥(主食) + 牛奶或坚果(蛋白);压缩饼干(主食) + 肉类罐头(蛋白)。
2、优先选择奶粉、鸡蛋、坚果等营养密度高的食物,富含蛋白质、脂肪、维生素和矿物质。
3、尽量争取每天能吃到不同种类的储备食物(如谷物、豆类罐头、肉罐头、水果罐头、奶制品、坚果),避免只吃单一食物。
2、 需烹饪的食物,如米面豆类、肉、蛋、罐头,务必彻底烧熟煮透,杀死可能存在的病原体。
3、 尽可能在处理食物前后和进食前用安全的水和肥皂洗手。使用洁净餐具。避免用污水清洗直接入口的食物。
1、婴幼儿: 备足配方奶粉、清洁冲调水和消毒奶瓶。优先选用即食辅食罐头/肉泥/果泥。
2、慢性病患者: 储备专用食品(如无糖/低糖食品、低盐罐头/饼干、肾病专用低蛋白食品)。携带常用药物,并注意与饮食的配合。
3、老人与体弱者: 准备易咀嚼消化的食物(如粥、软烂的罐头食品、奶粉)。注意补充水分和能量,预防脱水和虚弱。
紧张、焦虑、疲劳状态下可能没胃口。首要任务是吃够热量维持体力,优先吃足够的主食。另外,与家人共同进餐可以缓解焦虑,促进食欲和消化。
1、 应急食物储备在家中高处、干燥、阴凉、避光处。用“先进先出”原则定期轮换储备食物,确保在保质期内。
2、按家庭人口、特殊需求(婴幼儿、病人)和储存空间,合理规划食物和饮水储备。
3、 可以储备少量便携燃料(如固体酒精块)、野营炉或金属饭盒,用来烧开水和加热食物。
洪涝灾害期间,维持基础营养摄入是保证身体健康、抵抗力和应对压力的关键。
请务必优先确保食物和饮水的安全性,在物资有限的情况下,重点关注基础能量供应(主食)和优质蛋白质补充,并尽量做到食物多样化,以满足微量营养素的需求。
运动营养遇“检”未来 中国检验检测学会运动与营养测评分会成立大会在京召开
食品展健康升级,SIAL西雅展9月深圳响应健康中国2030,健康化创新成主流
重磅官宣|抖音生活服务携手「就是爱喝」秋日饮品代言人欧阳娜娜开启“秋日奶茶局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