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中资企业出海方兴未艾。作为东盟最大经济体,印度尼西亚(以下简称“印尼”)自然资源丰富,新兴市场颇具潜力,是中资企业青睐的投资热点。中资企业踊跃在印尼投资设厂,促成中国与印尼两国经贸合作的互利共赢,成为打造中印尼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基础。
随着中国与印尼经贸合作不断扩大和深化,中资企业在印尼的投资迅速扩大,印尼成为中资企业出海聚集地。据统计,2013—2023年中国在东盟国家直接投资(FDI)流量从72.67亿美元增至251.2亿美元,直接投资存量从356.68亿美元增至1756.17亿美元。其中,在印尼直接投资流量从15.63亿美元增至31.33亿美元,直接投资存量从46.57亿美元增至263.46亿美元,印尼是中资企业在东盟国家的第二大投资目的地,仅次于新加坡。
据印尼官方统计,2024年中国对印尼直接投资总额为81亿美元,连续9年位列印尼前三大投资来源地,仅次于新加坡和日本。从投资领域看,中资企业投资从初级产业转向第二产业为主。2021—2025年,中资企业在印尼基础金属加工业投资占比为44%,集中在镍下游冶炼行业,累计投资额达139亿美元,并深度参与印尼铝土矿、铜矿产业链等建设。同时,其他重点投资行业还包括交通、仓储及电信,化工医药,工业园区及房地产,电力、燃气及水务等。
目前,中资企业在印尼的投资已形成四大制造业集群,即以青山、聚龙等为代表的镍、铝矿等有色金属产业集群,以上海通用五菱、东风小康等为代表的汽车产业集群,以海螺水泥、太原重工、东方电气等为代表的建材电气产业集群,以蒙牛、伊利、新希望等为代表的清真食品产业集群。
从投资区位看,中资企业投资遍布印尼34个省(区),集中在爪哇岛、苏拉威西岛和巴厘岛三大地区,中苏拉威西、西爪哇、北马鲁古、雅加达特区、东爪哇、万丹等省区是热点地区。其中,中苏拉威西因丰富的矿产资源成为中资企业在印尼投资第一大省,青山控股、格林美、华友钴业、洛阳钼业、宁德时代等企业相继落户于此;西爪哇是吸引中资企业投资的第二大省,上汽通用五菱、蒙牛等企业均位于该地区。
从投资方式看,中资企业对印尼的投资包括绿地投资(新办企业)、AG真人网站跨国并购、利润再投资,并以绿地投资为主。据美国企业研究所关于“中国全球投资追踪”的统计,2006—2022年中国在印尼66个大型投资项目中43个为绿地投资,占比65.15%。2023年,中国在53个国家和地区实施并购项目为383起,对外投资并购交易总额为205.7亿美元,在印尼的并购额位列第4。
随着中印尼经贸合作迅速发展,中资企业在印尼的投资进入快车道,涌现出一批典型案例,对促进印尼经济分析、产业转型、扩大出口、增加就业和改善民生作出积极贡献。
印尼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,群岛之间依赖海路和航空相连接,但其基础设施发展相对滞后。中资企业积极参与印尼大型基础设施的建设,包括雅万高铁、泗水—马都拉海峡大桥、棉兰—瓜拉纳穆高速公路、梭罗高速公路、万隆三期高速公路、棉兰机场高速、巨港轻轨、爪哇7号2×1050MW发电项目、佳蒂格德大坝、卡延河水力发电厂等项目。其中,雅万高铁是东盟国家第一条高速铁路,于2023年10月正式开通运营。截至2025年6月25日,雅万高铁累计开行旅客列车近3万列,发送旅客超1000万人次。
印尼制定了促进产业下游化政策,确定优先的下游化产业部门和领域,涵盖矿产、石油天然气、渔业、农业、种植业和林业等部门,旨在通过资源类商品的加工以提高其附加值,推动印尼从单纯的资源出口国转变为资源加工国,并提升在全球产业链的地位。
中资企业是最早响应和支持这一政策的外资企业。早在2009年10月,中国青山集团就在印尼投资开发镍矿,2019年1月格林美投资青美邦镍资源项目。2020年,印尼颁布新的《矿业法》,禁止未经加工的镍矿出口,要求出口商在印尼国内建设加工厂,以提高产业附加值,客观上助推中资企业参与镍矿产业链的投资。中资企业采用先进技术,建立以镍业为主的现代化工业园,打通从红土镍矿到新能源原料的通道,助力印尼利用丰富的红土镍矿资源,深度参与全球不锈钢和新能源产业链,并成为全球第一大镍生铁生产国和第二大不锈钢生产国。
2018年4月,印尼公布“工业4.0”路线图,确定五大数字转型重点领域。2021年,推出“2021—2024年印尼数字路线图”,确定数字转型发展的四大战略领域、六个战略方向和十大重点行业。在这一背景下,中资企业积极参与印尼数字经济转型的进程。2021年,华为支持印尼当地运营商实现5G发布,累计部署超10万个通信基站,在印尼主要岛屿上都实现网络覆盖。2022年,中兴通讯携手印尼当地运营商和矿产企业,开展地下5G智能矿场探索,搭建印尼第一个5G SA网络,率先在东南亚实现首个5G无人矿场远程操控。中国移动国际为印尼市场提供亚太6D卫星资源,为当地企业连接到全球网络提供服务。2024年2月,华为与印尼电信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,将为家庭宽带、5G创新以及人才发展提供连接、解决方案和创新服务。同年3月,华为与印尼电信公司建成印尼首个5G智慧仓库和5G创新中心。此外,阿里云在印尼建立了数据中心,2025年2月腾讯云宣布将在印尼开设第三个数据中心。
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,印尼确立国家自主贡献,制定能源转型规划,促进绿色低碳经济发展。目前,印尼全国发电量的一半来自煤电,政府采取多种举措推动煤电转型和有序退出,提出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在供电结构中的比重达到23%。
2023年11月,由中国电建承建的芝拉塔漂浮光伏发电站并网发电,成为东盟国家最大水上光伏项目。该电站发电量占印尼新能源现有发电量的25%,每年节约标煤11.7万吨,可为约5万户家庭提供清洁电力。2024年8月,由中国电建承建的印尼装机容量最大的陆地光伏电站卡拉旺100兆瓦光伏项目交付使用。2025年1月,由中国电建承建的印尼佳蒂格德水电站项目落成,该水电站能够满足约50万户印尼家庭的用电需求,每年可节约煤炭4.8万吨。2025年6月,由中国天合光能投资的太阳能电池板工厂正式投产,该企业是目前印尼最大的综合太阳能电池及组件厂。
印尼制定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路线年,上汽通用五菱就在印尼投资设厂,成为第一家在印尼投资设立整车厂的中国车企,至2025年2月在印尼累计产量16万辆,并跻身印尼十大畅销汽车品牌。2017年,东风小康在印尼万丹省建厂投产,2023年产出印尼第一辆纯电动货车。2024年6月,印尼政府与合众汽车哪吒、五菱、奇瑞和小康股份四家中国汽车企业达成协议,将印尼打造成出口电动汽车生产中心。奇瑞计划在印尼研发插电式混合动力车,到2030年生产10万辆电动车。2025年6月,广汽埃安在印尼的汽车组装工厂正式投产,未来几年产能将从目前的2万辆增至5万两。比亚迪计划投资13亿美元建造一条年产能达15万辆的生产线年第四季度将投入营运。同时,宁德时代、龙蟠科技等锂电池企业也纷纷到印尼投资设厂。
目前,中资企业在印尼已建成10多个经贸合作区,形成一批加工制造型、资源利用型、农业开发型、综合发展型等产业集群,吸引众多企业前来投资设厂,创造大量就业机会,推动当地经济发展。
由中国青山集团联合开发的莫罗瓦利工业园,是全球重要的镍矿冶炼和不锈钢生产基地。2015—2024年,吸引中、日、韩、澳、印等企业入驻,涵盖不锈钢、碳钢和电动汽车电池原材料等三个产业集群,投资额达343亿美元,出口创汇154亿美元,当地直接就业员工为8.5万名。由德龙镍业主导投资的德龙工业园,涵盖镍铁冶炼、不锈钢生产、发电厂、港口等设施,带动当地就业超5万人。由聚龙集团投资的聚龙农业产业合作区,是一个集农业开发、精深加工、收购及仓储物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产业园区,包括棕榈种植基地、棕榈油压榨工厂、棕仁压榨车间,园区吸纳超1.1万名当地员工。
当前,全球直接投资持续低迷,但东盟国家引进外资逆势上扬,2024年引进外资达2250.16亿美元,再创历史新高。
印尼总统普拉博沃执政后,推出一系列经济发展战略与政策,为中国和印尼两国经贸合作提供广阔空间。印尼高度重视粮食自给自足,政府提出新建粮食基地、免费营养午餐等计划,中国同印尼签署深化蓝色经济合作、渔业捕捞等协议;印尼政府提出一系列基建计划,AG真人网站包括廉价住房、爪哇岛海岸巨型海堤、新首都建设等;印尼矿产资源丰富,中国和印尼两国签署建立绿色矿产伙伴关系,加强重要矿产资源合作的谅解备忘录,进一步深化矿产领域互利合作;“印尼制造4.0”计划重点发展纺织、电子、汽车制造等产业,推进数字转型和绿色发展;为实现能源自给,印尼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,吸引清洁能源投资。
印尼政府的中长期产业规划和促进政策,为中资企业对外投资提供了重要选择,中资企业应遵循“印尼所需、中国所长”的原则,适时调整投资与经营战略,精选符合当地发展战略、气候目标和民生改善的投资领域,关注标志性工程,聚焦“小而美”项目。
在当前不确定因素增大的背景下,中资企业还要密切关注美国的“对等关税”政策对中国印尼经贸关系的影响,加强对印尼投资的前期可行性分析,强化企业海外项目风险评估;充分利用产业和企业竞争优势,逐步构建以中国企业主导的区域价值链,增强中资企业与当地企业的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,推动产业链和供应链向当地延伸;加快本地化进程,包括核心竞争力、管理、用工等的本土化;增强产品质量和品牌意识,完善现有经贸合作区,提升产业和企业核心竞争力,避免当地无序竞争;遵循合规经营,加强环保信息披露,改善工作环境,强化污染物排放监控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