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5月14日上午,山东港口工程高级技工学校在行政楼三楼会议室成功举办了“烹饪专业建设研讨会”。此次会议旨在深化产教融合,推动烹饪专业的高质量发展。会议邀请了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刘雪峰等10位行业专家、企业代表及教育工作者,围绕烹饪专业人才培养、课程改革创新、校企合作等重要议题展开深入探讨。 会议的核心目标是为专业建设建言献策,推动烹饪教育的全面升级。学校副书记、副校长于建波在会议中强调,高质量推动学科建设,需要关注三个方面:一是立足行业,服务发展。他指出,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,优化课程体系,深入推进学科建设与创新发展,培养“用得上、留得住、能创新”的高素质人才。 二是守正创新,文化赋能。于建波提到,传承经典技艺的同时,应融入数字化、营养学等新内容,让中华美食焕发新生。三是加强校企合作、校际联动,构建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。牛艳玲,山东国信汉和教育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,向与会专家介绍了烹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,强调结合人才培养实际与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,利用国内外优质升学和就业资源,打造国际品牌项目,提升学校国际知名度。 会议研讨过程中,专家们深入剖析了学校烹饪专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。与会专家一致认为,当前餐饮业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,消费者对美食的需求已从“吃得饱”转向“吃得好”“吃得健康”,这对烹饪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形势,必须以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为抓手,深化产教融合,优化专业建设,培养更多“高素质、强技能、懂创AG真人新”的烹饪人才。 此外,会议提出了以一体化教学改革为核心,构建“工学结合”育人体系,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基石,打造“双师双能”教师团队。与会者凝聚合力,共绘烹饪教育新蓝图等前瞻性和指导性意见与建议。 会议现场还举行了“烟台市鲁菜产业促进会理事单位”和“中国鲁菜之都产教融合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”授牌仪式,烟台市鲁菜产业促进会副会长苗永为学校颁发了牌匾。牛艳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,烹饪教育不仅是技艺的传授,更是文化的传承与改革创新的接力。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,将对推动学校烹饪专业建设发挥重要作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