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西藏网讯 7月16日,西藏自治区卫生健康民生实事(五个针对)工作成效新闻发布会召开。
近年来,西藏自治区医疗卫生系统坚持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,贯彻落实西藏自治区党委、政府系列决策部署,针对西藏诊疗水平较为落后、高原健康因素危害较大、地方病易发、高原病多发、群众膳食结构不合理问题,实施由卫生健康部门牵头、25个部门参与的卫生健康“八项行动”。
实施受援医院建设与发展行动。截至目前,自治区和七地市人民医院全部创成三级综合医院,建成胸痛、卒中、创伤、危重孕产妇救治、危重新生儿救治等“五大中心”36个;13家重点受援县医院有8家创成“二甲”医院,全区医疗卫生机构增至2009个、床位增至2.15万张,比2022年分别增长20.66%、7.48%,远程医疗服务平台覆盖到每一个乡镇卫生院。
实施阿里地区人民医院创建“三甲”行动。对标国家三级医院等级评审标准,细化607条创建举措,抓好打造重点特色科室等12项工作,投入5229万元新建门急诊楼和购置设备,聘任中高级职称医务人员107名,去年门诊量突破10万人次、重症抢救成功率同比增长7.56%、转诊率同比下降45.25%。
实施城乡居民健康体检行动。制定不同年龄段差异化体检项目,每年组织城乡居民暨在编僧尼免费健康体检,集中与分散相结合、现场与上门相结合,提高健康体检覆盖率。今年又将人均体检补助资金提高至164元、65岁以上人群达到200元。
实施包虫病防治巩固提升行动。聚焦发病机理和防控重点,强化联防联控,人群患病率由2022年0.21%降至0.16%,对确诊患者建立健康档案,落实手术、服药、健康监测等综合措施。
实施大骨节病防治巩固提升行动。聚焦源头控制,通过改水换粮、易地育人、移民搬迁、强化监测、救治救助等举措,2018年以来保持全区无新发病例。
实施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救治行动。遵循“发现一例、救治一例”原则,区内定点医院由3家增至5家,明确交通生活补助等政策,患儿筛查救治实现常态化规范化。2023年以来累计筛查30万余人次、手术治疗800多例,区内手术占比由3.9%上升至46.25%。
实施白内障救治行动。将白内障筛查纳入65岁以上城乡居民健康体检必检项目,安排专项资金对医保报销后的手术费用予以兜底保障,2023年以来区内救治定点医院从35家增至45家,累计手术治疗白内障2.2万例。
实施居民营养计划行动。开展学生营养改善、低氟茶和碘盐推广行动。实施儿童营养改善项目,发放并指导服用营养包。“青稞”等8项特色食品纳入国家卫健委颁布的《食养指南》,芜菁、青稞米、酿造用藏曲纳入省级食品安全地方标准。
“五个针对”“八项行动”实施以来,一些制约西藏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瓶颈逐步破解,一些长期影响群众健康的疾病得到有效防治。国家中医医学中心(藏医)、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西藏医院、华西二院西藏医院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历史性落地西藏,促进了医疗救治水平稳步提高;建立起县乡村三级预防接种服务网络,妇幼健康服务覆盖妇女儿童全生命周期,多种传染病、地方病发病率降至历史最低,越来越多群众掌握科学防病常识,自觉践行健康文明生活方式,孕产妇死亡率从2022年的45.8/10万降至34.94/10万,婴儿死亡率从2022年的7‰降至4.32‰,住院分娩率保持99%以上,这些关键健康指标均为历史最好水平。(中国西藏网 记者/贾华加)
版权声明:凡注明“来源:中国西藏网”或“中国西藏网文”的所有作品,版权归高原(北京)文化传播有限公司。任何媒体转载、摘编、引用,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,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。
4月12日,“幸福西藏 沧桑巨变”西藏民主改革65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举行,西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西藏民主改革65年来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取得的成就。[详细]
4月12日,“幸福西藏 沧桑巨变”西藏民主改革65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举行,西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西藏民主改革65年来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取得的成就。[详细]
4月17日,“幸福西藏 沧桑巨变”西藏民主改革65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举行,介绍西藏民主改革65年以来拉萨市发展成就。[详细]
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: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:京(2024)0000004AG真人